2025年7月16日 星期三

創新優格生產:效益、品質與製程突破


標題:創新優格生產方法:熱處理解耦生長與酸化,提升效益與品質
副標題:降低成本、延長保存期限並減少後酸化問題


傳統優格生產的挑戰

傳統優格生產主要使用嗜熱鏈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和保加利亞乳桿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兩種乳酸菌(LAB)進行發酵。然而,這種傳統方法面臨多重挑戰:

  • 高昂的菌種成本:工業生產需要投入大量的優格起始培養物

  • 儲存期間的後酸化問題:優格在儲存過程中會持續酸化,導致產品過酸、苦澀,甚至產生乳清分離(離水現象)。這主要歸因於保加利亞乳桿菌的持續生長。

  • 有限的保存期限:優格易受酵母和黴菌等腐敗微生物污染,尤其在添加水果後,更會加速產品腐敗,縮短保存期限。


創新解決方案:「炙熱」發酵法

本研究提出了一種新穎且簡單的優格生產方法,旨在解決傳統方法中的成本和腐敗問題。

  • 核心理念:基於觀察到在高溫下非生長的乳酸菌仍能有效產生乳酸

    • 這項發現被形象地比喻為「把細菌放在跑步機上——它們原地不動但仍在工作」,如此一來,既能控制酸化過程,又能避免不必要的後酸化發生。

  • 關鍵溫度:研究顯示 51°C 是理想的酸化溫度。在此溫度下,細菌的生長雖然受到抑制,但其產酸能力仍能保持,使得優格能達到所需的 pH 值。


兩階段發酵製程

該創新方法採用了兩階段發酵設置,巧妙地利用溫度作為控制起始細菌生長的關鍵手段。

  1. 第一階段(生物量累積)

    • 極少量(僅傳統建議用量的 20%)的優格起始培養物接種至牛奶中。

    • 42°C的標準溫度下進行初始發酵 4-6 小時,直至 pH 值達到約 4.6。

  2. 第二階段(控制酸化與殺菌)

    • 隨後將溫度迅速提升至 51°C,並持續孵育 2-4 小時。在此高溫下,細菌的生長活動受到嚴格限制,但仍能持續有效地產酸,使優格達到期望的 pH 值。

    • 此後,可將溫度調回 42°C 直到最終達到所需的 pH 4.6,然後將優格冷卻至典型的儲存溫度 4°C。


顯著的成本節約

這項新方法為乳製品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特別是在降低生產成本方面。

  • 菌種()用量大幅減少:此方法只需使用傳統菌量的 20%,即可實現與傳統製程相同的發酵效果。

  • 培養費用降低五倍:這意味著優格培養物的成本可以降低五倍

    • 在乳製品行業利潤空間普遍緊張的背景下,這筆節省的費用是非常可觀的

  • 簡化生產規劃:相較於傳統方法,縮短加工時間(傳統約 4-6 小時即可完成)亦有助於簡化生產規劃並降低相關成本


徹底消除後酸化問題

後酸化是優格生產中最嚴重的品質問題之一,它會導致產品變得過酸、苦澀並產生不美觀的乳清分離現象。

  • 關鍵機制51°C 的高溫處理幾乎完全消除了後酸化現象

    • 研究證實,高溫處理能夠顯著地抑制保加利亞乳桿菌的活性,而這種菌正是導致優格在儲存過程中持續酸化的主要原因。

  • 產品品質提升

    • 該方法確保產品在整個儲存期間保持始終如一的高品質,口感更佳。

    • 有效避免了傳統優格在冷卻後幾週內可能出現的乳清分離問題。


延長保存期限與抑制腐敗微生物

除了解決後酸化問題,這項新方法還能有效地應對優格腐敗的另一大挑戰:微生物污染。

  • 酵母與黴菌的有效殺滅

    • 51°C 的熱處理能高效殺滅酵母菌。在 4 小時的 51°C 發酵過程中,超過 90% 的三種測試酵母被殺滅。特別是,常見於優格的地黴菌(Geotrichum candidum)在 51°C 處理 4 小時後存活率為零

    • 對黴菌也有顯著抑制作用。例如,在 51°C 處理後,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的孢子發芽受到抑制,而青黴菌(Penicillium crustosum)和毛黴菌(Mucor sp.)的生長幾乎被消除

  • 顯著延長保存期限:儘管確切的延長時間尚未完全確定,但預計將遠超目前普遍的 3-4 週

    • 這對於優格的長途運輸和減少食物浪費具有重大意義


易於實施與更廣泛的應用潛力

這項創新技術的實用性高,有望迅速且廣泛地被乳製品行業採用。

  • 無需新技術投入:該方法最大的優點在於無需添購任何新設備,只需透過調整現有生產設備的溫度控制步驟即可實施。

    • 這意味著乳製品廠**原則上甚至可以「明天就採用」**這項技術。

  • 提升生產效率:產品保存期限的延長有助於乳製品廠實現更大規模甚至更連續性的生產,優化物流和規劃。

  • 有益益生菌優格生產:由於此方法有效消除了後酸化問題,預計這將對優格中益生菌的活性產生正面影響,即使是長期儲存也能保持其活力。


結論與展望

總之,本研究所引入的創新優格生產方法,在成本效益、保存期限延長和腐敗預防方面,顯著優於傳統方法。

  • 主要優勢

    • 顯著降低生產成本

    • 幾乎完全消除後酸化問題

    • 有效抑制酵母和黴菌生長,延長產品保存期限

  • 對產業的益處:這項技術為乳製品廠和消費者都帶來了利益。它還有助於乳製品廠將優格出口到更遠的市場,增加額外收入來源。

  • 未來研究方向

    • 需進一步探討此方法對優格風味形成的影響,特別是關鍵揮發性化合物如乙醛的產生。

    • 釐清高溫對嗜熱鏈球菌和保加利亞乳桿菌之間原協同作用的影響。

    • 測試該方法與其他優格起始培養物的兼容性,並確保其符合不同國家的優格標準

創新優格生產峰值體驗優化平台

創新優格生產峰值體驗優化平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